为进一步提升英语教学质量,促进教师间的经验交流,增强教学规划的科学性,3月6日,武汉大学附属中学英语教研组开展了以“经验引领,规划赋能”为主题的教研活动。会议由教研组长徐玲主持。
会议伊始,各备课组长依据学段特点,明确了本学期的教学重点:高三年级备课组长王娜老师提出了通过每周模拟考试和分层辅导相结合的形式来强化备考实效;高二年级备课组长曹艳老师介绍了正在实施的渐进式词汇测试方案;高一年级备课组长戚一菲老师展示了关于英语书写的校本课程计划以及结合《二十一世纪报》进行课外阅读拓展计划。备课组长们准备充分,不仅深入分析了学情和学段特征,还对教学规划进行了前瞻性展望,提出了具体且具可操作性的实施方案与措施,注重教学时效性,突显教学闭环。
在教学经验分享环节,刘念夷老师分享了她的课型构想:常规课根据学生水平突破重难点,确保知识扎实落地;习题课采用师生同步解题模式,边做边梳理逻辑,并复盘错题,培养思维;作文课分类型指导——应用文注重框架搭建,读后续写强调情节、情感双线分析,辅以语料积累和范文拆解作“脚手架”;早读听写精准计时,由满分学生担任“小老师”互评,激发自主性。她强调教学中平衡“低期待”与“高要求”,以积极鼓励营造学习氛围,推动师生互助共进。
曹艳老师在教学中注重创新,因材施教。词汇教学先进行听写,再通过“头脑风暴”整理词汇;阅读时紧扣高频词,拆解长难句,培养学生把握文章逻辑的能力;语法填空教学时,不直接给出答案,而是让学生自己挖掘考点,反推命题思路。她表示,这种分层训练能够提升学生思维能力,以难度引导学习,用思维构建知识体系。
谈怡老师则秉持以生为本的理念,教学稳中求实。对标课程标准,确保教学方向正确;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夯实学生的词汇和语法基础;在教学中融入素养培养,将思维训练与文化渗透相结合,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国际视野,形成“低耗高能”的教学闭环,兼顾基础知识落实与素养提升。

卜雅伟老师提出“AI+四阶备课闭环”的新概念:备课前广泛阅读单元话题相关内容,参考不同版本教材进行整理;备课时确定教学目标,整合教学内容,制作可供分享、借鉴的课件;课后认真进行教学反思,优化教学设计。同时,在备课中引入AI诊断技术,通过智能分析学情数据实现个性化教学,精准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与思维品质。
徐玲老师在总结发言中以自然界的生长规律作比喻,指出:“正如春天播种需历经风雨才能收获硕果,教育研究的道路也需要面对挑战,实现突破。”她强调,新学期英语教研组将继续以课堂教学为核心,通过集体备课、专题研讨等常态化教研活动,稳步推进教学改革,为学生奠定坚实的英语学习基础。
此次教研活动,是思维碰撞的盛会,更是携手共进的新起点。展望未来,英语组全体教师将带着满满的收获与热忱,把研讨成果转化为日常教学的有力实践,在教育教学的道路上砥砺深耕,不断探索创新,以扎实的专业素养和不懈的努力,为学生的成长成才保驾护航,助力武大附中英语教育迈向新的高峰。
责任处室:教务处
撰稿:谈怡
审核:徐海、齐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