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上午,洪山区“洪图·地理知行讲坛系列活动”的首场高中地理专场培训暨武大附中第四届“晒课月”地理学科活动在五楼录播教室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地理教研组长邹怡臻主持,以“知识与实践的双向奔赴:高中地理实践力赋能”为主题,旨在聚焦“学为中心”,深入探索高中地理教学中实践力核心素养的培育路径,在区域教育领域引发广泛关注。
课例展评显智慧,实践教学启新思
武汉大学附属中学陈诺老师带来示范课《油踪探秘,安全筑堤》。课程围绕石油资源分布、开发以及我国石油安全问题展开。陈老师借助全球石油探明储量分布资料,组织“穿越时空寻油”“钻井探地寻油”模拟实验,让学生直观掌握石油分布规律与勘探原理。在分析我国石油供需特点时,陈老师引导学生从专业图表中提取分析数据,帮助学生构建对我国石油供需现状的清晰认知。此外,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保障石油安全的举措,并借助AI技术辅助完善答案、命制地理试题,有效锻炼学生合作探究与归纳总结能力,进一步提升学生知识迁移与新技术运用水平。
马房山中学高香琴老师以“可持续发展”为主题打造地理课堂。课程以学生购买西瓜时发现宁夏硒砂瓜的独特性为切入点,结合马房山中学学生的社会调查和户外实验研究成果,运用“问题驱动”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深入探究砂石覆盖的优势、硒砂瓜禁种的原因,并鼓励学生为当地可持续发展建言献策。这一过程有效培养学生“现象—分析—总结提升”的地理思维,增强学生为区域发展贡献力量的责任感与实践能力。
论坛研讨汇良策,多元培养提素养
在教学论坛环节,武汉大学附属中学胡月童老师围绕“地理实践力的多元培养途径”主题发言,从课堂教学与校外学习两个维度,分享丰富的地理实践活动与教学案例,并介绍学校在地理学科竞赛方面的宝贵经验。
接着,洪山高级中学陈金玲老师以“基于地理实践力核心素养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以洪山高中为例”为题,梳理高考试题对地理实践力的考查要点,分享洪山高中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开展土壤、植被等自然实践活动,以及农业、环保等人文实践活动的典型案例,展示将地理实践力融入日常教学的具体操作方法。
总结展望聚共识,知行合一谱新篇
最后,洪山区地理教研员丁磊作总结发言。丁老师强调,地理实践力的培养需贯穿课堂内外,不仅要提升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更要塑造学生行动意志与社会责任感。通过此次研讨活动,全区高中地理教师对地理实践力核心素养的培养形成了更为系统、全面的认识。丁老师鼓励全区教师把握教学形式变革的机遇,积极开展教研活动,持续提升教育教学业务能力。
本次培训活动搭建起高品质的交流平台,促使教学理念与方法相互融合,为地理实践力教学的深化和教学质量的提升筑牢根基。未来,武大附中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深化地理教学改革。在校园内部,积极探索将地理实践活动全方位融入教学,借助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切实提升学生地理实践力;在区域层面,主动加强与区内兄弟学校的合作,毫无保留地分享优质教学资源,围绕“知识与实践双向奔赴”这一核心,携手探索地理教学新路径,为洪山区地理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武大附中力量,助力区域地理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责任处室:教务处
撰稿:胡月童
审核:徐海、齐黎明